本报北京1月7日电(记者瞿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用足功夫激励中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其最新、也是迄今为止含金量最大的举措就是,将在2010年到2012年的央企第三任期业绩考核中,大幅增加研发投入的权重:对研究开发用度视同利润来计算考核得分。这是国务院国资委主管业绩考核的副主任黄淑和在今天召开的央企卖力人经营业绩考核事情会议上宣布的。国资委期待此举使央企研发投入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
黄淑和申饬出席会议的央企卖力人,要牢记业绩考核的两个基本点:一是落实责任,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而且是“层层落实”;一是明确导向,即强化价值缔造导向,引导央企越发注重做强主业,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种种资源向主业集中,向研发、设计、品牌建设等价值链的高端集中。他用“壮士断腕”来强调央企必须加快清理非主业和低效资产,力争取得结构调整、工业升级的新突破。
黄淑和介绍,为进一步引导央企提高价值缔造能力,国资委决定从第三任期开始在央企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并经“三上三下”大范围征求央企意见,形成考核实施细则。在去年12月的央企卖力人会议上,国资委专门为此组织了对央企“一把手”的培训。此项培训至少还要笼罩到三级企业领导班子和考核事情部门,以切实贯彻到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
黄淑和强调,做好经济增加值考核,要害是要准确掌握“三个导向”,突出抓好“四项重点”,用好用足“四条政策”。“四条政策”,除第一条“研发用度视同利润计分”之外,尚有“勉励为获取战略资源进行的风险投入,对企业投入较大的勘探用度,按一定比例视同研究开发用度”,这对勘探用度占成底细当大比重的资源采掘类央企,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此外,第三条“勉励可连续生长投入,对切合主业的在建工程,从资本成本中予以扣除”,第四条“限制非主业投资,对非经常性收益按减半计算”等,这些政策,对于提升央企生长质量,实现可连续生长,都将发生重要促进作用。